The Rolling Stones | zh

8    0

“The Rolling Stones”的名字取自于前辈艺人Muddy Waters的一首歌曲《Rollingstones Blues》,乐队从1962年年底开始在伦敦的Marquee Club表演,自此他们开始了不凡的音乐生涯。早期的The Rolling Stones的作品走的就是民谣和节奏布鲁斯路线。1965年,发表的第一首上榜歌曲《Satisfaction》奠定了乐队的基本音乐风格,不仅如此,这首名作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是它引导了摇滚乐的创作演变为具有社会意义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六十年代末,处于高峰时期的The Rolling Stones发行了几张出色的专辑《Begger’s Banquet》、《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以及后来的《Let It Bleed》等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并成为了摇滚史上的经典杰作。那个时代,The Rolling Stones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反叛性,反映了六十年代西方青年最有共鸣的心声,这些率直,纯朴作品也是当时欧美大众文化的典范,The Rolling Stones乐队本身也建立了自己特有的叛逆个性与时代感召力的形象。那些令人百听不厌的不朽名曲:《Street Fight Man》、《Gimme Shelter》、《Jumping Jack Flash》、《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Ruby Tuesday》、《Sympathy For The Devil》、《Tell me》、《Start Me Up》……
鼎盛时期的The Rolling Stones乐队能精确,生动地演绎布鲁斯音乐,另外他们表现的成熟,尖锐的硬摇滚(Hard Rock)曲风能使人激动不已,他们形成的夸张、豪放的音乐表现特征也使他们成为经典摇滚(Classic Rock)的奠基者之一。进入七十年代,推出了《Sticky Fingers》和《Exile On Main Street》这样优秀的唱片。The Rolling Stones在各地的演唱会使无数歌迷领略到了摇滚乐无穷的魅力与巨大快乐,也确实影响了后来许多出色乐队诸如Guns N' Roses等的创作和成长。八十、九十年代,The Rolling Stones依然活跃于音乐舞台,1988年发行的专辑《Steel Wheel》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94年的专辑《Vooddo Lounge》与1997年专辑《Bridge To Babylon》均取得了乐评界的好评并在销量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2年9月,The Rolling Stones发行了集合他们40年光辉音乐历程中40首精彩名曲的精选专辑《Forty Licks》并展开了声势浩大的“Forty Licks World Tour”全球巡演。2005年10月,他们又重回录音室推出了全新专辑《A Bigger Bang》,坚定地返回了他们曾经年少、纵横驰骋的岁月。“当初,The Rolling Stones曾经屹立在西方流行文化的桥头,树立起叛逆文化的坐标;如今,他们成了目视潮流来来往往的渔夫,但是他们仍然是叛逆文化的坐标。尽管在流行文化,或者说是在社会中的角色已经随着时间的冲刷而改变,但是The Rolling Stones的精神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关于爱情,颓废,性,叛逆与死亡总是他们音乐的主题,不论任何文化取向的变迁,他们的态度总是一如既往。”
The Rolling Stones的音乐很注重情感表达,它的表达也是异常丰富,无论是像柔情婉转,动人心弦的抒情作品《As Tears Go By》及《Angle》,还是激情满怀,节奏坚定,动感十足的 《Start Me Up》、《It’s Only Rock N’Roll》、《Brown Sugar》都会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经典的《I Can Get No Satisfaction》和《Paint It Black》成了那个时代叛逆少年的口头禅,The Rolling Stones的作品普遍追求的是一种狂放、自由的甚至是丑陋的美,诸如《Under My Thumb》和《Ride On Baby》就有着放肆直露的性指向,《19th Nervous Breakdown》更是成为了摇滚乐的反面教材,即便是这样的作品,The Rolling Stones仍旧是那么的有美感,他们是站在神圣的理想化晕眩的对立面,是一种“审丑”意义上的美学范畴。在他们洒脱,亮丽,厚实的乐曲声里,在Jagger颤抖的尖利的刺骨的唱腔里,体现了一种超然忘我的纯真与叛逆,作为朴实的人本主义者,The Rolling Stones没有喻世诲人,他们只寻求残酷坚定地表达。
The Rolling Stones也是个擅长现场演出的乐队。这么多年以来,The Rolling Stones始终频繁地活跃在各地的舞台,据说他们一年的演出次数近百场,同时他们的专场音乐会也是最受全球歌迷欢迎的,The Rolling Stones在主流经典摇滚的创作与表现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最令人揪心的一次是在海德公园为Brian Jones的英魂而作的最素白的祷告:Mick Jagger朗诵完雪莱的诗,上千只白色蝴蝶飞向上万人的天空,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为之动容,“你们能平静地面对这个事件吗?”早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拷问。他们曾经引发了历史上最有名的演唱会恶性暴力事件——阿特蒙德免费音乐会。1969年12月,在加州的阿特蒙德来了40万观众,然而The Rolling Stones那天错误地雇用“地狱天使党”为会场警卫。结果发生了“地狱天使党”追杀观众的惨剧:一位黑人青年在舞台前被恶少们用刀刺死。于是现场一片混乱,伤者数。而这个事件也被当作那个令人头晕目眩的六十年代的终结以及“爱与和平”宏大主题的破灭。乐队成员从建队初期就头发蓬乱、衣装不整,其实他们个个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宁愿装出一付呆头呆脑的样子。“六十年代,他们杀死了国王和老臣;七十年代,他们在第七大道上纵情狂欢;八十年代,他们干尽所有令人发指的勾当;九十年代,他们穿着西装横冲直撞,让绅士们为之瞠目结舌。”但只要The Rolling Stones一开演唱会,从贵族、白领到流氓,从二十岁的到八十岁的观众全体集合,再看舞台上那几个吼叫、蹦跳的风度翩翩的老家伙,Keith Richards的吉他仍旧华彩,Mick Jagger仍然可以扭动水蛇腰,在现场亲眼目睹历史和现实的交合,何其的荒诞而又坚挺……但是他Jagger本人却拒绝充当反文化总司令,在中产的对立和本位之间游移的张力,让他们老而弥坚。
The Rolling Stones已经在时间的舞台上滚动了40余年,这期间,Kurt Corbain、Jimi Hende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还有他们的传奇吉他手Brian Jones甚至都没活过40岁。Jagger的口琴和Keith Richards的吉他还在21世纪的时空回响。甚至不用再去说The Rolling Stones的新歌还能有什么变化,这要如何去定义,爱、叛逆、斗争、勇气、坚持,这些字眼统统被时间的洪流完全地包容。很庆幸还有The Rolling Stones,在前方树立着一个标杆,这样近,当你试图接近时,又是那样遥远。
The Rolling Stones成员给人留下的印象多半是放荡、混乱的,事实上他们确实也有不少不良习气,诸如藏毒当众撒尿性紊乱等不胜枚举。美国有医学专家放出话来:“照这些摇滚明星的生活方式,他们都没有办法长寿。”甚至当年在一篇名为《你最爱的摇滚明星何时会死?》的文章中早早地为Keith Richards估算出了死期,“他应该会在52岁的时候死”,也就是1995年,但很显然,又一个十年过去了,这几个老家伙的身体依然硬朗。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们的社会角色已经从当年的时代引领者转化成世界流行文化变迁的见证者,但其实他们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见证者或者旁观者,在他们自己身上保有的力量是无可匹敌的。在当前这个早已经失去了宏大主题和集体乌托邦的社会中,没有什么人的社会角色是一成不变的,妥协与迎合便成为了几乎所有人应对生存竞争的变通之法,像The Rolling Stones这样老资格的历史变种,应该是时间的意外增予,Mick Jagger与Keith Richards以布鲁斯摇滚的坚持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滚动的石头。”套用这样的一句话,或者更多被引用的“Like A Rolling Stone”,每个人生下来也许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石头,但是可能那块深埋在内心的石头早已经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了转动,或者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早已经被内在或者外在的什么东西磨平了棱角,再或者,属于自己的石头已经被别人或者其他的石头所替代,是The Rolling Stones复活了我们心中早已经被尘封的石头,还是一直在滚动的The Rolling Stones在警示着我们,“只有飘逝的才是永恒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内心的那块石头,怎么样才能更有力量。
.

所有专辑

热门专辑

相似的艺术家